模擬花朵:蘭花螳螂被譽為“進化得最完美的生物”,不同種類的蘭花會生長著各自的蘭花螳螂,而且能隨著花色的深淺調整自己身體的顏色,連步肢都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這些高明的掠食者,只要在花叢中守株待兔,自然就有食物送上門來。攝影/DavidA.Northcott/C? 模擬樹葉:這個拍攝角度讓我們發現了葉的秘密。實際上,聰明的葉在休息時常把容易暴露自己的腳縮藏在身體和翅膀下,讓掠食者即便走過身邊
摩擦學是什么?簡單來說,就是研究相對運動的相互作用表面間的摩擦、磨損和潤滑,以及三者間相互關系的理論與應用的一門邊緣學科。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約有1/3~1/2消耗于摩擦。如果能夠盡力減少無用的摩擦消耗,即可大量節省能源,又能減少機械產品零部件的磨損和設備維修次數,節省制造零部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費用?,F代工業和高科技都離不開摩擦學。?提起中國摩擦學的發展,離不開一個人——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黨
我們先來看三幅圖。?圖1?(a)人體關節系統剖面圖;(b)?水凝膠面膜照片;(c)?類血管網絡水凝膠結構化材料照片 ?? 最左邊,是我們人體關節系統剖面圖;中間,是一張水凝膠面膜;最右邊,是一張類血管網絡水凝膠結構化材料照片?! ?? 你可能會納悶了,為什么要把這三樣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放在一起呢?嗯,其實他們都與一樣事物非常相關,那就是凝膠?! ?? 比如我們關節系統,骨頭表面的這層關
圖1.微納米驅動器(圖片來源于網絡) 你知道圖中這個小家伙是什么嗎?它是一個微納米級小型驅動器,可用于未來的醫學研究和治療。它能夠快速識別特定的病變細胞,并且,能在外部刺激下(比如光、熱、磁等)進行有效的抓取。厲害吧?這種“微驅動器”是指產生能量變換與信息變換的微執行機構。它們是實現微小器件運動、微機器人自動化作業等的關鍵,有望應用于細小管道、高溫危險區域的檢測維護以及醫療等方面?! 〉?,微驅
對于3D打印技術的認識和發源,我們要穿梭回19世紀。據文獻記載,快速原型技術(即3D打印技術)的核心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紀的照相雕塑技術和地貌成型技術(圖1),而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真正被實現,并起學名為“RapidPrototyping(快速原型)”。根據其與傳統制造方式的區別,3D打印技術還被叫做AdditiveManufacturing(增材制造),其定義為一種基于3D設計模型文件,運用不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沿著接觸面的切線方向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接觸面之間就會發生“摩擦”。摩擦作為伴隨運動的一種物理現象,如一個“精靈”自人類誕生起就始終伴隨著人類,沒有這個精靈人類將“寸步難行”。但很多情況人類又不得不與這個“精靈”抗衡,因為“精靈”會變成“摩擦怪”?!澳Σ凉帧睍е挛矬w接觸表面的磨損,嚴重的磨損會使得正常工作的運動機構失效;而且,摩擦會消耗過多的能源,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
【科普小博士】 作者:柯濟 近年來,稀土已經廣為人知,但你知道凹土嗎? 凹土,學名“凹凸棒石”,是一種具有棒狀晶體結構的含水富鎂的鋁硅酸鹽礦物。1862年,俄國學者隆夫欽科夫首次在烏拉爾地區發現了這種礦產。它是一種天然的一維納米材料,有許多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在農牧業、建材、石油、冶金、食品,化妝品等10多個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比如,在生產色拉油的過程中,要在原油中加入凹土,過濾掉黃曲霉素等有
當兩個物體發生運動時,在接觸面存在著阻礙相對運動的作用,這種現象被稱為“摩擦”。摩擦伴隨著物體運動產生,并無時無刻不存在于人類的生產生活中。在某些時刻,人們希望摩擦變大,如飛機降落滑行過程中,需要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摩擦以盡快降速;而更多的時候,摩擦則越小越好,如汽車的車軸、齒輪、發動機等傳動部件需定期補充潤滑油,以減小摩擦,降低能耗和零件磨損。在人類生活的地球環境,人們已經掌握了多種潤滑技術來控制摩